欢迎光临中国时事焦点新闻社! 
阅读排行
相关文章
高层动态
首 页 -> 高层动态 -> 共建开放创新的世界经济
共建开放创新的世界经济
发布者:admin     浏览次数:8855     发布时间:2019/11/10

——国际人士热议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10日   03 版)

  “创新发展是引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关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阐述掷地有声。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各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历史性选择的关口,中国坚持创新引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创新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让创新交流在全球自由涌动。

  “中国已成为世界创新和科研的前沿阵地”

  “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发展瓶颈。”习近平主席多次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阐述,贡献中国智慧,“创新”二字贯穿始终。

  巴西里约州众议员蒂娅·茹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说到做到,科技领域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经验。“尤其是公共安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领域的进步,给巴西树立了典范。”

  韩国西江大学教授丁有信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效应显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不断聚集的创新动力让中国经济后劲十足。我相信,中国将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领先世界。”

  “中国坚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必将受到世界的普遍欢迎。”日本中央大学教授梶田幸雄表示,中国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发展势头强劲,并在生产、销售、消费等领域不断应用。再加上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中国已成为世界创新和科研的前沿阵地”。

  欧洲建筑材料企业拉法基豪瑞公司传播主管伯恩·艾特尔表示:“我们在18个‘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拥有42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我非常想知道,中国又将推出哪些鼓励创新机制,并帮助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

  “中国加强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希腊国际问题学者乔治·佐戈普鲁斯对本报记者说。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创新成果在更多国家和地区落地”

  “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术交流合作,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习近平主席的倡议得到了国际人士的一致赞同。

  丹麦外交部国务秘书何丽兰指出,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关注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并再次强调了以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丹麦与中国企业的研究机构可以在清洁技术等创新科技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创新成果在更多国家和地区落地,实现互利共赢,是中国的创举。”德国汉堡市长彼得·辰切尔表示,目前落户汉堡的550多家中资企业中,有1/3从事高新科技行业,涉及航空、数字工业等领域。“希望未来德中、欧中继续深化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为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国际商会—世界商会联合会主席兼迪拜联合工商会主席哈马德·布阿米姆日前在深圳参观了华为、大疆等高新技术企业,他对中国的创新产业和可持续发展充满期待。

  埃及希克迈特文化投资出版公司首席执行官艾哈迈德·赛义德表示,文创产业作为经济“新引擎”,与创新发展息息相关。此次将埃及文创产品带到中国,就是希望通过进博会平台,寻求合作伙伴,促进埃中文化交流、拉近两国民心。

  “中国推动各国深化创新交流合作”

  “为了更好运用知识的创造以造福人类,我们应该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不是搞知识封锁,制造甚至扩大科技鸿沟。”习近平主席的重要主张引起与会者广泛共鸣。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纳米技术等创新让这个世界变‘小’,成为紧密相连的地球村。”世界银行前经济学家姆旺吉·瓦吉拉认为,在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下,中国坚定地选择了拥抱全球化。“在一些国家故意制造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的当今时代,进博会为全球经济和多边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俄罗斯莫斯科市对外经济与国际关系局副局长叶甫根尼·德里兹表示,众多企业都选择进博会作为其展示高精尖技术的平台。在休戚与共的地球村,共享创新成果,是国际社会的一致呼声和现实选择。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已成为创新中心,创新创业企业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在不断增多,显示出较强实力。中国支持创新合作而不是技术封锁,体现出中国的开放已经提升到了更高水平。”丁有信指出,“创新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中国推动各国深化创新交流合作,让创新成果更广泛惠及世界。”

  西班牙前驻华商务参赞恩里克·凡胡尔称赞道,中国作为科技创新的推崇者,正致力于营造优良的创新生态,中国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创新合作,与世界各国共享创新成果。

  (本报北京、里约热内卢、首尔、布鲁塞尔、柏林、开罗、约翰内斯堡、莫斯科、马德里11月9日电  记者颜欢、李晓骁、朱东君、马菲、暨佩娟、陈尚文、任彦、李强、刘慧、景玥、万宇、殷新宇、姜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最新公告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本网所刊载的信息,不代表中国纪检新闻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和建立镜像。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时事焦点新闻社(国内新闻采编中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
新闻热线 电话:010-83865296 13716592187 举报邮箱:3186572395@qq.com
总部地址:香港湾仔轩尼诗道383号华轩商业中心 电话:00852-3050 6885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34-3058 粤 ICP 备13015968
CopyRight 2012-2017 中国时事焦点新闻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