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时事焦点新闻社! 
阅读排行
相关文章
典型报道
首 页 -> 典型报道 -> 广西有色破产:揭开钢铁有色业债务风险盖头
广西有色破产:揭开钢铁有色业债务风险盖头
发布者:中国时事焦点新闻社     浏览次数:3213     发布时间:2016/9/22

 

我要评论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在经历半年重整无果后,广西有色金属集团走上破产之路。

  9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法院裁定广西有色金属集团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公司破产。这家控制矿产资源总量位居全国前列、拥有450万吨/年选矿能力的矿企,成为首例银行间市场债券发行人中破产清算的企业。

  广西有色破产清算,也揭开了产能过剩行业债务风险的冰山一角。

  今年以来,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频现违约破产风险。渤海钢铁集团、中钢、云煤化等都曾先后陷入债务风险和破产危机,给企业带来流动性压力。

  行业下行中的周期“挤出效应”

  “广西有色很有影响力,曾经也谋划上市,但后来因为资产价格暴跌并没有实现。”一位有色金属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旗下所属企业23家,其中全资子公司11家,集团所属三级企业达166家,集国有资产运营、矿产资源勘探、采矿、选矿、冶炼、深加工等于一身,拥有锡、锌、铅、锑、稀土等多种矿资源。

  去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元走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进入熊市,有色金属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去年一季度,广西有色资产负债率已达94%。公司财务合并报表显示,截至201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为282.86亿元,资产为302.28亿元。到当年4月份,广西有色此前发行的“14桂有色PPN003”、“13桂有色PPN001”和“13桂有色PPN002”均到期未能兑付。

  据报道,破产重整清查审计后,广西有色资产总额减少为42.86亿元,负债总额则增加至92.9亿元,所有者权益-50.0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216.77%。

  “破产对市场冲击明显,反向来看,这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前述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有色行业整体面临压力,从经营数据来看,有些企业严重亏损,有些经营尚可,在下行周期里,高成本企业肯定会先被挤出,广西有色可能是这轮有色企业破产的第一枪。”

  Wind统计数据显示,108家有色上市公司中,14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2家企业超过90%;有24家企业半年报净利润亏损,4家企业亏损超过1亿元。

  债转股或拯救违约企业

  从去年底以来,钢铁有色行业几乎成了破产违约重灾区,背后共因是产能结构性过剩、企业长期低效落后运行。去年10月,“10中钢债”实质性违约,成为首家发生债券违约的钢铁央企。今年3月27日,东北特钢短期融资券“15东特钢CP001”未能按期兑付本息,构成实质性违约。

  债券违约、进入破产重组成了这些风险企业的“常规剧本”,而高资产负债率是其共同特征。近几年来,东北特钢资产负债率一直高达85%左右,短期债务占比近70%。

  不过,今年以来行业高企的负债率已经有所缓解。中债资信统计数据显示,钢铁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由3月66.7%下降近1个百分点至7月的65.8%,有色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也呈现下滑态势,由2016年3月64.6%的高点下降1.4%至7月的63.2%。

  “受近期企业经营改善的有利影响,今年3至7月钢铁和有色行业的整体负债水平均出现好转,但从历史上看仍处于较高水平。”中债资信工商企业专业信评委主任姜克向记者表示。

  先后曝出违约事件也给钢铁有色企业带来融资压力。姜克说:“尽管企业盈利有所改善,但在高杠杆水平下内部流动性仍然偏紧;由于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经营前景较不确定,银行、债券市场等外部融资环境也较为恶劣。”

  目前,陷入破产风险的中钢集团、渤海钢铁等重整方案陆续出炉。国企债券违约处置主要分为三种:第一,企业实施债务重组,包括债转股、债务延期等方式;第二,实施破产清算;第三,企业通过抵押资产、担保、借债等方式再融资。

  具体来看,近期方案获批的中钢集团成为此轮市场化债转股的首家国企。“从对经济的影响来看,债转股对于经济的冲击小于企业的破产清算。破产清算对经济的冲击较大,从政府角度而言,更倾向于对企业实施债转股。”姜克指出。

  统计数据显示,有财产担保的债权较股权具有更高的清偿率,同时债务重组方式下债权人债务得到清偿率较破产清算方式更高。在上市公司样本中,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平均清偿率为71.07%,显著高于股票的清偿率。包括债转股在内的债务重组的平均清偿率为30.02%,而破产清算的普通债权平均清偿率仅为14.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最新公告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本网所刊载的信息,不代表中国纪检新闻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和建立镜像。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时事焦点新闻社(国内新闻采编中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
新闻热线 电话:010-83865296 13716592187 举报邮箱:3186572395@qq.com
总部地址:香港湾仔轩尼诗道383号华轩商业中心 电话:00852-3050 6885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34-3058 粤 ICP 备13015968
CopyRight 2012-2017 中国时事焦点新闻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