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典型报道与新闻敏感
|
发布者:admin
浏览次数:1286
发布时间:2013/12/29
|
|
秋 子 典型报道是主流媒体的重要宣传职能,也是衡量新闻记者业务能力高低的杠杆。能否抓到典型报道把它强势推出去并产生理想的社会影响力,关键在于记者的新闻敏感。回顾分析前不久被全国人民熟知的被誉为“90后最美中学生”的湖北襄阳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襄阳一中)高三年级学生张文驰放弃高考备考时间,赴北京义捐骨髓挽救福建一名素昧平生的4岁白血病男孩这一典型报道,对典型报道与新闻敏感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如何获取线索 新闻敏感的灵敏度决定获取典型报道线索的力度。张文驰这个典型的线索是怎样抓住的呢? 今年3月10日上午,就在同学们争分夺秒地进行高考备考的关键时期,已经被中国南方航空公司预录为准飞行员的襄阳一中高三(21)班的张文驰悄然走进班主任黄猛办公室。 “黄老师,我要请几天假。” “高考到了冲刺阶段,你请假做什么?”黄猛问。 支支吾吾了半天后,张文驰小声道:“我要请假去北京为一患白血病的男孩捐献骨髓。” 原来,被中华骨髓库确定3月21日赴北京海军总医院实施捐髓的不足19岁的张文驰早在去年上半年就悄悄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捐髓志愿者!后来在中华骨髓库140万份数据中检索,他与福建一名年仅4岁的白血病患儿配型成功。而他做的事,学校和家长谁都不知道。听到张文驰的回答后,黄猛沉默了一会后说:“高考是决定学生人生命运的关键点,而且你飞行员已经预录,只待高考成绩分数达到就可实现梦想,你这个时候请假去北京会影响你复习的,你再好好考虑考虑。”张文驰坚定地说:“高考可以重来,而生命只有一次,请批准我去吧。” 当日下午,记者与襄阳一中校长偶遇,谈话间获得了这一信息。凭着职业的敏感,记者意识到:张文驰放弃高考备考时间义捐骨髓挽救他人生命是一条具有极高新闻价值的信息!随后连忙就近来到一家网吧,通过网上查询并与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进一步核实:张文驰如果捐髓成功,他将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捐髓志愿者和全国中学生捐髓第一人。由此,记者心情格外激动:这条新闻的价值又提高了很多! 如获至宝的记者迅速将线索上报总编辑获得肯定,将其作为重大典型予以策划、挖掘,强势推出。 如何提炼精神 典型,特别是人物典型要具有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就必须有“精神”。张文驰的“精神”是什么?要想强势推出这个典型,科学找出他的“精神”至关重要。 经过对线索的“排查”和放在新时期社会大背景下深入思考,记者认为:张文驰在高考冲刺的关键时期,由于患者病情治疗需要,为了挽救他人,毅然选择暂时搁置高考复习去帮助别人,这充分说明他懂得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才会珍惜生命,珍惜生命才会善待生命,张文驰用自己的爱心让生命得以传递,用实际行动弘扬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展示了“90后”中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张文驰用年轻的骨髓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精髓: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相助”。张文驰用实际行动刷新了“90后”的整体形象,树起了精神楷模,如果在第一时间报道出去,必将让社会看到“90后”对社会责任的传承,也必将让社会对“90后”有新的认识!把张文驰所具有的本质特点,与当今全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进行比照对接,将其确定为“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传承者”,从而使整个报道主题鲜明而富有时代特色。 如何进行策划 在编辑部将张文驰确定为重大典型后,记者迅速奔赴学校、血站、张文驰家乡,以及海军总医院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典型报道“攻坚战”。 通过与张文驰深入交谈,记者了解到:2011年4月23日,是他年满18周岁的日子。当日,这位腼腆的中学生走进襄阳市中信血站设在人民广场的献血车,用无偿献血、捐献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方式,作为自己的成年礼。 2011年10月21日,在中华骨髓库140万份数据中检索,张文驰与福建一名4岁白血病儿童初步配型成功! 2011年11月25日,深圳市血液中心HLA高分辨分型确认实验室传来消息:张文驰与福建4岁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测)分型结果全相合。 由于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尽快采集造血干细胞,否则幼小的生命将难以挽回。今年2月29日,在征询张文驰的意见后,移植医院将采集时间确定为3月26日,采集地点定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要么为高考冲刺放弃救人,要么为救人放弃宝贵的高考备考时间,张文驰毅然选择了后者。对于一些人的不理解,他平静地说:“高考可以重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因为备考而耽误病人的治疗,我会后悔一辈子的!” 挖掘到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记者在第一时间迅速写成消息并配照片发在3月12日的《襄阳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同时在五版以“张文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为栏题,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图文并茂详尽报道了张文驰计划捐髓的前前后后及他的学习、生活、成长情况,并配发评论《生命接力,大爱无声》。 张文驰同学将要赴北京义捐骨髓的消息立刻成为轰动整个襄阳城的重磅新闻!众多网民在网上留言、发帖称他为“90后最美中学生”!还有不少市民纷纷致电报社和襄阳一中,表达对张文驰同学深深的敬意,希望学校在大力支持他的义举的同时,采取措施帮助他高考复习,圆他飞向蓝天的梦想! 这一天襄阳数百个报刊零售点的《襄阳日报》被市民抢购一空。 3月12日,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新浪网、网易、搜狐网、中新网、凤凰网、荆楚网等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对《襄阳日报》张文驰将义捐骨髓的报道纷纷予以转载。 3月13日,针对广大读者的期望,记者与襄阳一中的领导们一起就张文驰接下来的相关报道进行认真挖掘与策划。于是,《张文驰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前经常义务献血》、《张文驰献血是受其母亲多年献血的影响》、《张文驰在学校品学兼优经常帮助同学》、《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前来赠送张文驰往返北京机票》、《襄阳一中为了弥补张文驰赴京捐髓落下功课决定派骨干老师陪同辅导》等新闻相继见诸报端。 3月21日,在襄阳一中两名教师和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张文驰乘机飞往北京海军总医院。为了全面报道好张文驰捐髓的全过程,记者随同前往。 从张文驰启程到飞机上空姐及乘客们与他的互动,从海军总医院的精心准备到3月26日成功捐献了5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植入福建4岁白血病小男孩体内完成了生命接力,从张文驰在医院坚持学习、白血病患者父亲为张文驰写来感谢信,从专家们就捐髓是否对张文驰身体造成大的伤害到张文驰捐髓后的身体状况,以及张文驰3月28日凯旋社会各界的隆重迎接、多个团体授予其荣誉称号和被挽救的福建白血病患儿家乡群众代表到襄阳一中致谢,随行记者都紧盯不放,不留遗憾地予以采写并及时发回编辑部。这样的报道,波连浪接,一环扣一环,每天都能扣动读者的心弦。一石激起千层浪。襄阳日报对张文驰这一重大典型的报道吸引全国百余家新闻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或转载。其中,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多次予以报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电视台在一周多时间内分别在《新闻联播》、《新闻周刊》、《新闻直播间》等品牌栏目先后9次予以报道。这种对一个人物报道的力度与广度在中央电视台的历史上是少有的。 让典型形象真正在受众心中高大起来,是新闻记者最想得到的效果。典型人物大都是从一个突发事件中,发掘出社会特别缺乏的时代精神,并将其提炼出来,把事件新闻做成典型报道。这样的典型人物报道,阅读起来新鲜,有悬念,真实可信,有天然的传播效力,解决了很长时间内先进模范人物报道新闻性不强的问题,因而能产生强大的心灵冲击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张文驰这一典型报道的成功,充分说明:新闻记者驾驭、完成典型报道任务,必须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必须具备在加强正面报道、倡导良好社会风尚等方面较强的舆论引导能力。 (作者为襄阳日报社总编助理、首席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3年9月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