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时事焦点新闻社! 
阅读排行
相关文章
一线传真
首 页 -> 一线传真 -> 俺永远是个普通的兵
俺永远是个普通的兵
发布者:中国时事焦点新闻社     浏览次数:2198     发布时间:2022/7/12
——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共产党员退役军人乔荣科纪事 (张宝肖)作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党员、老军人,事无巨细都不能背离党的宗旨。要时刻想着能为党和国家分担点什么,能为老百姓做点什么。老百姓用辛勤的汗水滋养了我们,就要心无旁骛地为他们认真去做事,这不仅是个原则问题,而且也是个做人的底线问题。 ------乔荣科 中国共产党缔造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钢铁长城,是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革命军人在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的解放和自由,抛头颅,洒热血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在和平建设年代,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哪里需要往哪里冲,哪里危险到哪里拼。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强调:“要关爱退役军人,他们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要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可见关爱退役军人并弘扬其光辉事迹,已成为全社会之共识。 本文主人公乔荣科,就是一位有着32年党龄、21年军龄、合并35年工龄的军转干部。其几十年如一日,初心不改、退役不褪色,永远着保持一颗报国为民的炽热之心。2018年,正值全国脱贫攻坚如火如荼开展时,乔荣科次第赴清水河县北堡乡三黄水村与老牛坡村任扶贫工作队长兼驻村第一书记。在他的全身心工作下,两个村旧貌换新颜,预期实现了脱贫目标。 2021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老牛坡村党支部“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6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又授予该村党支部“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乔荣科连续三年被清水河县评为优秀驻村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乡亲们都说:“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饱含着乔荣科书记无尽的心血和汗水。” 千凿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英雄莫问出处、仁者莫问修为。“1968年,乔荣科出生于河南省豫南地区一个农民家庭,1987年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他刻苦学习、加强训练,历年获得部队各种表彰和奖励,并荣立个人和集体三等功各一次,1990年7月光荣入党,2007年被授予中校军衔,在人民军队这个革命大熔炉里,逐步由一名寂寂无闻的农家娃,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2008年退役后转入呼和浩特市属机关工作。“岁月不居、时光如水”转眼间乔荣科到地方工作已10多个年头。在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乔荣科因工作需要先后调整过八个工作岗位,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就彰显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但凡提到乔荣科,同事们都会说:“老乔办事认真公道,心胸坦荡,是个让人信赖的老大哥。”单位的保洁员和门卫说:“ 乔队不端架子,热情随和,是个好人。” “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的召唤”。2018年3月,上级党组领导在选拔驻村第一书记的人选时,一致认为乔荣科同志党性强、办事认真,是最佳人选,但顾虑到其年龄有点大,驻村条件又不好,怕时间久了受不了。岂料在征求意见时,乔荣科坚定地说:“咱是党的人,是军人出身,组织让去哪,咱就去哪,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随即,乔荣科很快就接到担任清水河县北堡乡三黄水村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的任命。乔荣科深知,这是组织对他的信任和寄予的厚望,不然这一重任岂能轻易落在他这个“半大老头”身上? “耳闻百遍,不如亲为一次”。乔荣科赴任后,身临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时,才真正感受到了党中央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和英明性。三黄水村的荒凉和落寞,使这个自幼在平原地区长大的汉子真有点无所适从,时值阳春三月,这儿却感受不到丝毫春天的气息,狂风卷着沙尘漫天飞舞,坑洼不平的道路九曲盘桓,村子里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最让人头疼的是,这里十年九旱,地下水资源极度匮乏,祖祖辈辈靠天吃饭,人畜饮水也全凭老天施舍,为此,家家户户夯筑了旱井贮水窖。该行政村所辖6个自然村,分布在大山的犄角旮旯里,村与村之间的直线距离近的少说二三里,远的绕路需四五十里,最主要是由于道路狭窄陡峭蜿蜒,遇有风雪就根本无法通行。 更甚的是,这里的居所内无床无铺,只有一盘用土坯砌成的火炕,说是火坑,如不烧火,实则就是凉炕,乔荣科至今难忘驻村第一晚上的睡炕经历。那晚,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屋后,就按照老乡的吩咐烧起炕来,可奇怪的是,浓烟不往炕洞里钻,却一股气往外冒,屋里充满呛人的浓烟,屋顶烟囱形同摆设。当时夜已至深,乔荣科怕打扰其他人休息,无奈只好把火扑灭,决意体验一下睡凉炕的滋味。前半夜辗转难眠不停地思考着工作,好不容易迷糊后,突感双腿针刺般疼痛,惊醒后,他意识到这是因受凉腿部抽筋了,于是咬着牙连蹦带跳地舒展了一会儿,当症状缓解躺下不久,疼痛又找来了,就这样反复折腾到天亮。第二天,村干部见面问:“乔书记晚上休息可好?”,他平静地回答:“很好,舒坦着呢。”在乔荣科看来,自己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必须要接受和完全融入这里的所有人文环境,否则以后就不能很好的带领乡亲们改变贫困的现状,也不能很好地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使命!。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条件简陋、水土不服、生活艰苦”,这些常人眼中的困难,对乔荣科来说根本不足挂齿。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军旅生涯的老兵,他明白:脱贫攻坚形同两军对阵,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摸底排查是当务之急。 在村干部的配合下,乔荣科与工作队员们,首先对全村进行了一次无死角的大排查,而后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分别进行了一对一的认真走访,对其收入来源、日常生活、子女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详细地了解,按照计划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所有住户的走访工作。在走访排查中,乔荣科还争取时间走访各个自然村,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与大家促膝长谈,了解分析贫困原因,结合当地实际思考脱贫路径。乔荣科经常伏案工作到深夜。他的多个记事本里密密麻麻记录了各种情况和想法:------三黄水村因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每年农忙时,传统耕作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往往还耽误农时,村民们都很无奈;该村唯一的农田主干道被山洪冲毁,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北沟村唯一村道,沟壑崎岖步难行,到三黄水村直线距离3.5公里,如开车绕行需30多公里;北沟村五保户郭银虎,居住窑洞年久失修,每当雨季时,屋外艳阳高照,屋内还雨点不断…...针对每一事项,乔荣科都逐一地进行了梳理。在他的努力下,呼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对三黄水村和老牛坡村捐赠拖拉机四台,配套农机具20件,改变了当地的劳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耕作效率;在乔荣科的协调下,三黄水村的道路冲毁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并协调解决了诸多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在他的牵头下,内蒙古鹏盛房地产公司解囊相助,在北沟村修建了8公里的通村道路,切实地为群众解决了出行难问题;在他的关注下,精神障碍的五保老人郭银虎,年久失修的窑洞受到当地政府重视,老人得到了妥善安置,群众对此褒扬有加。 不是一番寒彻骨 那得梅花扑鼻香 “革命老兵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2018年11月,乔荣科被上级调往老牛坡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此时老牛坡村脱贫攻坚验收工作迫在眉睫。上任伊始,乔荣科就马不停蹄对老牛坡村进行摸底排查并详细记录:如贫困户郭三老汉体弱多病生活困难,房屋漏雨存隐患;困难户张甫占老汉满腹不满情绪,思想消极,严重影响“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脱贫宗旨--------雷厉风行是乔荣科一贯的工作作风,他当即召集村委会干部商议解决方案,很快,郭三老汉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但张甫占老汉的问题却成了工作难题,由于老汉对干部们的不信任,心存排斥,导致沟通困难,一时间工作的组队员都不知该如何下手,在进退两难的时刻,乔荣科果断地说:“我去!”他自备了米面和食用油前往了张甫占老汉家,还未待他敲门时,只听 “扑嗵”一声,一袋恶臭的垃圾从天而降,落在虚掩的院门旁,垃圾散了一滩,院里狼藉一片,垃圾几乎将屋门堵住。乔荣科满脸笑容地进屋后,客气地说:“老大哥,今天抽空来看看你,有啥需求尽管提,我们一定会尽力去办,这屋子有点乱 --- ”说着话他放下手中物品,忙着收拾起屋子。 谁曾想,张甫占从满是灰尘的土炕上爬起来,半睁着双眼怒言:“我的地盘想怎样,就怎样,碍着谁啦?跟你们没啥好说的-----黄鼠狼给鸡拜年-----”老汉越说越激动,越说越难听,好像与乔荣科有隔世冤仇。最终,乔荣科以十足的耐心,用真诚和善意打动了张甫占老人。老人动情地说:“你就像当年的八路军武工队长,是我遇上的第一个好干部。”夜深了,张甫占老人恋恋不舍地目送着乔荣科消失在夜幕中。此后,乔荣科又连着去了几趟,每次都给老人带点生活用品,通过耐心讲解政策,最终解开了老人多年的思想疙瘩,消除了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事后,村里人说:“张甫占老汉由邋里邋遢的懒汉变得干净利索起来啦,现在还走村串户卖豆腐呢,听说还想赚钱娶个老婆呢,这都是乔书记的功德啊!” 乔荣科在走访中还发现,老牛坡村的养猪户因当年受猪瘟影响,销路严重受阻,临近春节,养猪户还有几千斤猪肉没销掉,如果不及时出手,将会严重影响家庭生活。乔荣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不断向自己同事和周边朋友寻求支援,最后领导和同事们购买猪肉1000多公斤、鸡蛋800斤,使20多户村民免受经济损失。 此外,乔荣科带领工作队还做了其他卓有成效的工作:配合乡党委进行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产生了平均38岁的年轻党支部班子,为脱贫攻坚输送了新鲜血液;经过沟通协商,建设杂粮加工车间一处;通过支部联建,建设老牛坡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倡导“种、养、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建立扫帚厂、豆腐坊、养鸡场、养兔场,为贫困户提供在家门口赚钱的便利条件,因地制宜地建立起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同时还利用社会力量建立爱心超市,使社会帮扶真正发挥出“授之有渔”的效果;利用红色资源优势,搭乘“旅游快车”搞活经济;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并募集资金为当地村民们更换了110户200余间窑洞的煅桥铝门窗,发放自行车200余量,为三个偏僻自然村安装路灯30余套,为五保户更换炕布、添置被褥等生活必须品,为老病号筹集手术费……。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事儿,每一件背后都凝聚着乔荣科无尽的心血和汗水。 家国情怀吞云天 自古忠孝两难全 “岁月哪有那么多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乔荣科这个浑身充满钢性的汉子,每当谈起工作来滔滔不绝,而提起家庭来,有时会说:“唉,我这多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尽心尽责,问心无愧,但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在部队时,一年也难得见上亲人几面,转业到地方后,为把工作干好,依旧忙忙碌碌,咱是军人只能舍小家,顾大家喽-----” 乔荣科的妻子说起丈夫来,纵有满肚子委屈,但终破涕为笑,发自内心理解丈夫的苦衷。她说:“在部队那会儿,咱知道军队纪律严,家里但凡大小事压根不指望他,奢望的就是一年有数的几天探亲假,别的不说,最起码得让孩子记住爸爸是个啥模样吧,好不容易盼到转业地方了,但依旧指望不上他什么,每天加班加点,忙不完的工作,难得静下心来陪陪孩子,可以说孩子是看着他的背影长大的。不过话说回来,咱也能理解,他总怕工作干不好,让人说三道四,也许是部队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吧!” 妻子记得,一次,她搬东西时不慎把腰扭了,疼的不得了,知道乔荣科白天忙,怕打扰他没有打电话,一直等到晚上11点多钟,心想,再忙也有个丢盹的时候吧,岂料,打电话一直占线,她又改为视频聊天,但任凭千呼万唤,一直无回应,这半夜三更,莫非还在忙工作吗?没想到还真让她猜中了,第二天乔荣科抱歉地告诉妻子,那天晚上加班核准数据,因第二天一早要上报,他通宵加班,根本无暇顾及来电。 另一次是,有天乔荣科从扶贫点回来后,妻子发现他消瘦得厉害,问其原因,乔荣科漫不经心地说,“可能是疲劳的原故吧。”,妻子觉得也许没那么简单,说不准是身体那个部位出了问题,于是连拉带拽把丈夫弄到医院,最后检查结果是中度糖尿病,医生说必须赶快进行治疗,不然后果非常严重,分析原因:主要是生活无规律,不注重饮食造成。乔荣科心里明白,自己的身体从来没有任何毛病,一定是驻村后,顿顿饭吃面食,长时间吃不到蔬菜,唯一的菜品就是土豆,可驻村条件就那样,是改变不了的。他向妻子说:“放心吧,我一定听你的话,多吃蔬菜少吃面食,一日三餐要有规律,营养要搭配---”这些承诺,乔荣科连自己都不会相信。但为了不让妻子担忧,只好如此安慰。当然妻子对他的话也不完全相信,知道他忙开工作后,早把这些当作耳旁风,所以时刻为他的身体犯嘀咕。 日出月落,云卷云舒,转眼间乔荣科离家又近月余,每当妻子电话里问起他的身体状况时,他都回答“结实得很呢。”丈夫越这样说,妻子心里越不踏实,她决定亲自去趟三黄水村探个究竟。 他日,与丈夫联系好接站时间后,妻子就坐上通往山西偏关的班车出发了,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妻子寻思:丈夫就是工作再忙,也一定会提早到站点等候她,因为站点离三黄水村有近10多里的山路。但令妻子做梦也没想到的是,班车到站后,她把站点寻了个遍,也没看到乔荣科的影子,电话拨通后,乔荣科一听妻子到站了,着急地说:“这可要命了,正在召开重要会议呢,要不你先打听着往三黄水走吧,会议一完,我在半道接你。” 电话挂断后,妻子自叹“谁让咱摊上这么个干工作不顾家的主儿呢?”没法子,迈开双腿赶路吧。直到步行了足有3里多路,乔荣科才在半道迎住妻子,他满脸愧疚地重复着一句话“对不住----实在对不住------太忙了-----真的是太忙了-----”。妻子心里窝火,原本想见面后给丈夫来几句狠话,但当她第一眼瞅到丈夫时,心中的一切责怨顷刻间都化作云烟。丈夫那憔悴的身形、黝黑的面容、凹陷的面颊、疲倦的眼神-----胡子拉碴的嘴角挂着几粒面包渣,妻子无语了,上前一把抱住有点落魄的丈夫呜呜咽咽失声哭泣起来,她已完全读懂了丈夫,真的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哭啥子嘛?咱快回去,饿的慌!”妻子事后知道,那天正好赶上帮扶单位两拨人到三黄村调研,乔荣科忙的把饭点错过,只好在接她的路上抽空啃了个面包。 乔荣科对相濡以沫的妻子是这样“冷酷无情”,对孕育他生命的父母也概莫能外。 记得数年前父亲病重期间,老家的兄长来信说“令尊久病医治无望,举手投足日渐维艰,朝朝暮暮思弟归见,病情反复,来日无多,望弟速归,以慰老人舔犊之念----” 但最终,乔荣科因部队集训忙,没能抽时间见上父亲最后一面,这也成了他心灵深处永远的伤痛。 大前年,还是在乔荣科刚驻村工作那会儿,年逾七旬的母亲已有一年多时间没见过儿子的面,十分挂念,知道儿子驻村后工作忙,没时间回老家探望,老人牵挂儿子心切,于是不顾晚辈们劝阻,做出了亲往内蒙古探望儿子的决定。不久后,老人就坐火车到达了呼市,在儿媳的护送下到三黄水村陪伴乔荣科度过了近一个月时间。在这期间,老母亲看到儿子吃个馒头还得开车到临近的山西省偏关县去买,少说也有几十里,既浪费时间又费钱,老太太当即决定不让儿子去那么远的地方买馒头去了,她自己动手给儿子蒸馒头吃,此后,乔荣科顿顿都能吃上老母亲做的饭菜,他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老母亲陪了儿子一段时间后,乔荣科问母亲:“娘,您看儿子的工作地还好吧?”母亲强忍着泪水说:“好!倒是挺凉快的!” “乔书记真扶贫,搬来老母搞后勤,大伙不积极能行吗?”此事一度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佳话。 乔荣科驻村不到一年,自己没几年的新车,被他爬山越岭消磨的遍体鳞伤,时不时就爬窝怠工,没法子最后处理掉,为省油又买了个二手夏利车。扶贫点的干部群众都知道,乔荣科只要从呼和浩特市返回,保证成捆的挂面搁在后备箱,乔荣科自己也承认,一年自己至少会吃掉几十捆挂面,他说:“吃挂面省钱、省时不说,尤其还省水,没有其他零零碎碎,会节省好多洗涮用水。”针对吃水贵如油的驻村条件来说,这也是乔荣科“适者生存”的最好选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乔荣科是个有着32年党龄,21年军龄的老转业军人,更是个有着合并35年工龄的普通干部,也有普通人所希冀的一切美好愿景。但事实上,纵观他几十年的历程及言行,无不与利己主义相悖。坚持原则是他的忠诚担当;任劳任怨是他的个性绽放;心存大爱是他的良知使然。哲人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扶贫工作结束后,乔荣科又回到原岗位,依旧默默无闻地做着平凡的工作。他坚信一个共产党人在任何岗位都能发光发热。反观乔荣科冰山一角的事迹点滴,不难看出,其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担当精神;拉革命车不松套的公仆情怀,无不昭示着他一生做好事的遽然底蕴。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退役军人的靓丽风采,彰显了一个普通党员干部的崇高品格。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最新公告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本网所刊载的信息,不代表中国纪检新闻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和建立镜像。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时事焦点新闻社(国内新闻采编中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
新闻热线 电话:010-83865296 13716592187 举报邮箱:3186572395@qq.com
总部地址:香港湾仔轩尼诗道383号华轩商业中心 电话:00852-3050 6885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34-3058 粤 ICP 备13015968
CopyRight 2012-2017 中国时事焦点新闻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