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时事焦点新闻社! 
阅读排行
相关文章
一线传真
首 页 -> 一线传真 -> 官员“因公出国”的秘密
官员“因公出国”的秘密
发布者:admin     浏览次数:1663     发布时间:2018/5/29

今年中央部门“三公”总经费中,公车费少了,接待费少了,唯有出国费多了。官员们出国,哪种级别的领导能坐头等舱,如何安排安保和贵宾室待遇?各级官员的食宿、交通标准是多少?

接待国内代表团的任务,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大国使馆最为繁忙,大使们时常都没有办法接机。而埃及、南非之外的非洲国家,“每年接待的国内团组很少”,中国官员们在那里,可能获得当地中国大使馆以及所在国政府的“超规格接待”。

许多出国旅游以“因公考察”的名义进行,即使被发现,也难受到实质性的查处。 (刘道伟/CFP/图)

最近一段时间,仍然有一些中国官员“因公”出国,跑到欧洲、美国等地。这可能有些奇怪,因为人家政府官员都在休假呢,外交部发言人歇了,外国记者也跑了。有新闻说,因为美国主权评级被降,欧洲七国集团的财长们的夏日假期全泡汤了。

当然也有例外——美国副总统拜登,8月16日起就将访问中国。中国驻美大使馆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如果和美方事先约好,在假日期间赴美访问也可以成行。

在部委“三公消费”的热烈讨论中,公众关心官员出国问题,无非在乎两点:一是他们出国去做什么,二是他们花了纳税人多少钱。但面对已公布的94个中央部门“三公经费”,从惜字如金的措辞和守口如瓶的防卫姿态上,你很难找到可以质疑的突破口。想碰巧在垃圾桶里捡到一张官员们在国外旅行的行程表?这种事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被邀请,或“主动被邀请”

中国的外事审批权主要集中于中央和省级政府,具体而言则是中央外办和省外侨办,管理权限类似干部的组织关系,如中央外办负责审批省部级官员出访计划,厅局级及以下官员出访,主要由各部门或各地区审批。

近几年,越来越多城市和高校、国企也获得“一定的外事审批权”,这经常被当事单位当作巨大的喜讯大力宣扬。

每一个出国计划,都需要通过审批才得以实施。知情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般的中央部级以上团组从计划到执行,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步骤之一是计划“立案”,某部门先提出出访建议,得到部门内部同意(部长签字),送外交部外事管理司等部门会签;

步骤之二是请示批准,部长和分管副部长在请示件上签字,送外交部外事管理司和地区司(如去美国,就送美大司)会签,再送“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外办)审核,请示件退回,根据相关指示修改成正式稿;

步骤之三是办手续,订饭店,一边办签证,一边预订好在访问国当地的交通、食宿。

对于请示件,外交部会对团组人数、出访时间等细节提出意见,但它并非审批部门,真正有决定权的是中央外办,一般省部级官员出访,要有中央外办主任戴秉国的签字,如果涉及副国级领导人出访,需对口的政治局常委“画圈”。

对于办手续,外交部官员形象地比喻说,外交部负责执行。比如,因公出国签证不似私人签证,不能自己去签,而是由外交部领事司找相关国家大使馆集中办理,最大的好处是,如果时间紧急,外交部发照会,可能一两天就能办好。

除了与所在国相关机构和官员敲定访问时间、地点等工作细节之外,驻外使馆往往还负责协助安排好当地的交通和食宿等细节,如有需要,还能帮助申请安保、机场绿色通道和贵宾室,但费用一般由出访团组承担。

办理签证时,必不可少的是要有邀请函,虽然新闻中经常说“应‘邀请’”(一般为国外对口单位),但发放方也有可能是中国驻外使馆。“好处是中国人对中国人,调整行程计划比较方便。”知情人透露。

上述做法尚属正规。2007年,外交部曾发通知,称发现有人涉嫌伪造出国任务批件和任务通知书,非法组织因公出国团组;此外,“假邀请函现象仍屡禁不止”。

通知特别指出,要认真核实邀请函真伪,特别是以当地华人华侨名义出具的邀请函,防止造假。在一些省级领导出访审核的过程中,亦发现假邀请函问题,经核查均属通过当地华人联系的邀请函,其中赴新西兰团组尤为突出。曾任新西兰大使的黄桂芳说,使馆发现有违规违法行为,一般会向国内汇报。

因什么公,出什么国

大约每隔十年,就有关于严控干部出国的一系列中央文件发布,均为“红头文件”而非法律——

1989年7月,中共中央将“严格控制领导干部出国”与“制止高干子女经商”、“取消‘特供’”等一起写入《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中,中办、国办为此印发《关于严格控制领导干部出国访问的规定》。

1999年,中办印发《关于加强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出国(境)管理工作意见》,2004年中纪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出国(境)管理的通知》。

2008年,“两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若干规定》,2009年,“两办”又印发《关于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通知》。

新文件基本都是在重申老问题,如2008年的文件所列问题,实与1989年差别不大:出访团组和人员数量增长过快,集中于少数热点国家和地区;缺少实质内容的一般性考察、访问、培训过多,等等。

另一重要控制措施是量化管理。一般,省长、省委书记以及部长们,每年出国不超过一次,其他省部级1个任期内出国(境)不超过2次或2年内出国(境)不超过1次。比较特殊的是分管外事商务的省部级人员严格根据工作需要安排。

文件没有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次数作出限制,记者了解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一般每年安排一次正式出访。

今年公开“三公消费”的94个部委中,公布出访团组数和人数的部委只有寥寥几个:科技部称,2010年共执行因公出国(境)团组325个、967人次;司法部2010年出访团组81个、134人次;监察部2010年出访的团组8个,参加国际会议、培训班20个。

南方周末记者查看了90多个部委官方网站公开的“领导活动”栏目发现,部长、副部长一年出国多次的现象较为普遍。科技部部长万钢2010年至今至少已出访15次(包括4次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而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今年至少已出国8趟。这与部门职能有关,外交部、商务部、科技部等涉外业务较多。

已公布“三公”经费的部委中,国家信访局出国花费最少,2010年支出8.99万元,这显然与信访制度为中国独有有关,而“出国第一大户”当属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花了15432万元,是前者的1700多倍,显然跟举国体制不无关系。

南方周末记者试图获得中国官员参访少数热点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但截至发稿,外交部外事管理司,中国驻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四国使馆,上述四国驻华使馆,均未予回应,或直接拒绝。

据记者侧面了解但未经官方权威数据证实,西欧某大国,一年接待国内省部级以上团组超过300个,几乎达到一天一个,而赴美的高级团组数量“肯定更多”。

这已经是多年以来,不断整顿和压缩的结果。担任过中国驻菲律宾、新西兰大使的外交官黄桂芳说,1994年,他在菲律宾接待的各种国内团组就曾经达到四百多个,“新加坡和泰国要多很多”。

此外,外事部门还从出访内容进行管理,即应具有“实质性内容”,按上述几个中央文件的说法,官员出访,必须与自己工作有关,“目的要明确,要讲究实效”,“一般性考察要坚决停止”。而这些文件更重要的目的不是制止浪费,而是解决公款旅游乃至公款赌博等违法违纪问题。

花钱多少,算算机票

与2010年的执行数相比,今年中央部门的“三公”总经费、公车与公务接待经费均被压缩,唯有出国经费比去年增加。

2010年,中央本级因公出国(境)经费(执行数)为17.73亿元,2011年的预算是19.9亿元,理由是“外交活动和国际交流增加”。在已公布的94个部门中,有48个增加出国经费,15个持平,仅有30个部门削减出国经费。

目前适用的出国经费标准,为10年前即2001年财政部颁布的《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财行〔2001〕73号文),所谓“临时出国”,是相对于常驻而言,也就是出访。

出访人员可报销的费用包括: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和公杂费。官员级别越高,相应经费标准越高。

交通方面,最高等级的为乘坐专机和包机。从新闻报道可见,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四位排名最前的政治局常委一般都乘坐专机,其他常委享受专机或包机待遇。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们,一般都坐国际班机头等舱,而副部级以上官员(人员)标准也是头等舱,司局级官员的标准是商务舱,其他人员只能坐经济舱。

住宿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可以“实报实销”,副部级以上人员本着节约的原则“据实报销”,其他人员则有细致规定,比如,在西欧国家,一般每人每天住宿费为70欧元,美国80美元,澳大利亚60美元。

用于市内交通、邮电、办公用品和消费等其他费用,则称作“公杂费”,绝大多数国家的标准都是每人每天10美元或13美元。

除了可报销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和公杂费外,每个出访人员还会得到一次性发放的50美元个人国外“零用费”。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物价差异,团组工作人员往往比较担心的是住宿和伙食费用。一位曾陪同领导人出访的中央部委内部人士说,财政部2001年的标准,到发达国家尤其是巴黎、伦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其实很难严格执行。

一般的随同人员都会与团长同住一个酒店,三星级经常是最基本的标准。在巴黎市区,三星级酒店都在100欧元以上,但法国的住宿标准是85欧元。

吃饭如果要符合标准,估计只能吃快餐。在巴黎,35欧元意味着只能吃很大众的一顿西餐(但不是快餐),而这是中国官员在西欧多数国家每人每天的伙食费标准,美国的标准是30美元。

不过,真正占费用大头的,是机票。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以最近的行情,北京飞法兰克福并在欧洲飞三个城市加上返国,头等舱大概78000元,商务舱45000元,经济舱约10000元。如果一个5人团组,有1位副部级(以上)官员,1个厅级官员,3个其他官员和随从,出访欧洲,单机票至少就得花去至少15万元。

“要想看某个部委出国经费是否合理,算算机票钱就差不多了。”一位曾陪同领导人出访的内部人士说。

容易被怀疑的,不见得是花钱太多的部门,而是花钱太少的部门。

宋庆龄基金会2010年出国(境)花了60.33万元,从官方网站上看,该会至少有三位副主席各有一次出访:2010年5月吉佩定一行5人访问美加两国,为期15天,先后去了美国夏威夷、洛杉矶、芝加哥、印第安纳州南湾市、华盛顿,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桑德贝市、多伦多和温哥华;2010年6月梁金泉率工作团一行4人访问香港澳门,为期6天;2010年8月张文康一行5人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访问,为期10天。此外,该会还多次组织少年儿童赴国外交流。

内部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若出国经费超支,不排除将其计入会议费、项目费中报销,外界很难知晓其中的猫腻。

根据审计署2011年所作的“中央部门单位2010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国土资源部被指出本级和下属的4家学会(协会)曾向其他单位摊派出国费用82.85万元;国资委被曝在“人才工作综合项目”中无预算列支出国费、培训费43.87万元。

国际惯例与中国特色

按照国际惯例,出访团组自行承担从国内到目的地的往返交通费,而东道主可能承担当地的食宿交通(主要是国际会议)。但东道主也不是全都“来者是客”,他们承担的团组在当地的费用有人数限制,或30人,或50人,超出的其他人员费用就得自理。

黄桂芳说,他在大使任上接待过的几批国家领导人的代表团,人数都超过100人(不包括记者)。

一般团组里分两类人员,一类是陪同人员,即代表团主要官员,另一类则是随行人员,包括秘书、警卫、翻译、医生等。黄桂芳说,中国的部委本身都很庞大,处长才是具体事务的经手者,因此往往都要把他们带上。

外国人对大量到访的庞大的中国官方代表团并不感到麻烦,有的甚至表示欢迎,尤其是当地的旅馆和餐饮业者。

但由于中国不仅官员多,而且高官也多,有时候外方无法完全派出对等的官员接待。

一些国家的安保待遇得事先申请。2010年,一位高层领导在巴黎过境时,歹徒试图砸车抢包,安保人员虽及时制止,但法方也因此向中国道歉。

中国不同的对外使馆对国内团组,接待规格也并不一致。正国级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出访,中国驻当地的大使都会亲自前往机场接机送机,但如果是副国级领导人到来,则要视大使当时的工作安排情况而定,有可能派出的是公使。

“大使会在大使馆内正式宴请一回。”上述内部人士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大国使馆最为繁忙,大使们都没有办法接机。现在成为敏感词的茅台酒,在驻外使馆也会有,但往往只有大使可以开启。

官员如果造访埃及、南非之外非洲国家,则可能获得当地中国大使馆以及所在国政府的“超规格接待”。“那边每年接待的国内团组很少。”外交官黄桂芳说。

在新闻联播里,你还经常可以看到,当中国领导人访问一些小国时,由于人家的接待场所太小,中国部长们不得不挤在一个小沙发上。

上一页1下一页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最新公告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本网所刊载的信息,不代表中国纪检新闻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和建立镜像。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时事焦点新闻社(国内新闻采编中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
新闻热线 电话:010-83865296 13716592187 举报邮箱:3186572395@qq.com
总部地址:香港湾仔轩尼诗道383号华轩商业中心 电话:00852-3050 6885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34-3058 粤 ICP 备13015968
CopyRight 2012-2017 中国时事焦点新闻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