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教育和实际脱节,应两极化发展
主持人:谈完了传媒业30年的改革和发展历程,说到昨天、今天、明天的所有问题,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做的,就像所说的“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两位老师都有重要的教学任务,结合教育频道的定位来说,想问问两位老师最重要的问题。媒体热这几年比较火,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年轻人很多,但是新闻的学说不系统,甚至说原来新闻无学的学说一直存在,而且媒体毕业的学生现在也存在一个趋势,就是就业好像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两位老师能不能总结一下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说30年以来媒体的教育发展到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有没有什么解决的想法?
喻国明:教育这方面最大的问题我觉得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跟实际脱节,我们现在的教育还不是紧跟实践需求,比如说他需要什么样的传媒人才我们反过来要求这样的一种素质、这样的一种知识构成、这样的一种能力构成,在我们高等教育中如何通过课程、通过相关的教学和科研环节去实现这样的一种能力。
我们现在的教育多多少少还有一些卡拉OK,按照自己教师的构成和传统的模式,现在只是在一个延伸、丰富的过程当中,还很难谈得上是结构的变化。我觉得未来的传媒教育应该是这样的发展方向,两极化。一极是更加加深传媒业的研究和管理,这是少数高等院校应该做的事情,把握传媒发展各种各样的宏观的、微观的学术因素,再提高高水平的学术质量的人才,为传媒业提供更多的智囊、研究型的人才,这是少数院校去做的。大量的院校应该培养应用型的、操作型的人才,他们具有各种各样的实用技能,比如说各种软件的使用,各种器具的使用,对于相关的这种写作模块、编辑模块的熟悉等等,以便于迅速的上手,应该有这种运用和操作能力。
从人员素质来说,我想以后更要强调这么几个素质。第一,就是这样一种统揽全局的发现和判断能力,这是媒体业对于人才最高的要求,一个媒介的产品好和不好,事实上不是他写的多精巧,不是他写的多漂亮,而是说他是否提出了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无的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无论是西方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都把这个荣誉赋予提出这样问题的媒介人和媒介产品。
第二就是综合能力,因为媒体业是无所不在的事业,必须融会贯通,各方面都需要了解,这样才能不同方面的关照一个社会现象、一个社会事件、一个人物,而且使用各种渠道和传播手段,所以他的复合的知识构成,应该是未来人才的特点。
第三,我觉得无论是体力和精力上的这样一种强势或者毅力,成功需要知识、需要智慧、需要悟性,但是很重要的是能否坚持,而这样一种坚持也是未来人才的方向。就是当所有的人无论在体力方面、心理方面、精神方面很难坚持的时候你在坚持,你就是人才,你就能够在这个方面比别人走的更远、看的更深、做的更多。
我想这几个方面的能力,可能是我们未来人才教育很关键的要素。
主持人:吴总,您从实践中的人才需求角度,您觉得怎么理解这个问题?
吴海民:我同意喻老师的看法,总体看,现在的新闻传播教育与我们的新闻传播实践是脱节的,换句话讲,现在的新闻传播教育跟不上已经变化了的并在发生着剧变的新的媒体结构下的一种新的需求。
喻国明:很多课程还在因人设课,有这个老师必须要保证他去讲什么,而不是说根据需要去招标,比如说什么课程必须要讲,这个机制现在还没有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