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上世纪云南第一高楼——昆明市老工人文化宫爆破拆除,“寿命”不到30年。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不久前在昆明城市规划建设调研座谈会上对此“狠批”:昆明过去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基本上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许多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被拆除。这对昆明历史文化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记者在全国一些城市调研获悉,“建筑短命”正成为城市“通病”,现在不少城市拆除的都是上世纪80年代建筑,而当下规划失当、品位低劣的建筑又成为未来拆除对象。大拆大建不仅耗费大量资源能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城市文化延续,广为诟病。城市规划专家建议,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应增强城市规划权威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妥善处理城市快速发展与拆旧建新的矛盾,提高城市建筑品位和品质,打造“百年建筑”和高品位城市。
“短命建筑”频现 浪费严重公众痛心
记者调查发现,昆明市老工人文化宫只是不断拉长的“短命建筑”名单上新添的一个,而且远不是极端案例。耗资8亿元、使用寿命仅9年的辽宁沈阳绿岛体育中心,落成不满10年、耗资3000多万的海南海口“千年塔”,建成仅13年的江西南昌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投资2.5亿元兴建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浙江杭州西湖边上的最高楼——年仅13岁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机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位官员表示,中国是世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20亿平方米,使用了世界上40%的水泥、钢筋,建筑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至30年。不少建筑并非质量差,而是未到使用年限即被人为拆除。
在英国、法国、美国,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32年、85年和80年。中国青年报一项受访者达4916人的调查显示,超过85%的人表示自己所在城市有过“短命建筑”,而超过一半受访者对所在城市规划不满意。一些市民和城市规划专家表示,我国部分城市规划就像摆积木,不是看谁的建筑品格独特、结实耐用,而是比谁拆的快、建的新,导致城市缺乏文化积淀和历史韵味。
现在城市拆除的很多建筑都建于上世纪80年代,而一些规划不合理的烂尾建筑、低品位建筑,往往又成为未来不久的拆除对象。大拆大建,不仅制造了大量建筑垃圾、消耗了大量能源资源,政府投资数亿元兴建的建筑说拆就拆,也严重浪费财政资金。
|